除尘笔记

袋式除尘器的发展历史值得一看


  袋式除尘器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1881年奔特工厂在德国申请了《机械振打清灰方式袋式除尘器》授权专利;1930年[3]逆气流清灰法出现在工业实践中;1954年海森[4]开发的“逆喷型吹气环清灰技术”实现了袋式除尘器除尘、清灰连续操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烟气处理量,同时可以保证滤袋压力稳定;之后于1957年后发明的脉冲袋式除尘器则被认为是袋式除尘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但可以实现操作和清灰连续,保证滤袋压差趋于稳定,调高烟气处理量,更为重要的是内部无运动部件。因此滤布使用寿命更长、机械结构更简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袋式除尘器技术向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欧美等国借助迅速发展的工业相继开发出了大型袋式除尘器以应用于火电、干法水泥转窑窑尾以及电炉除尘等领域,并推出单台过滤面积超过12000m2的大型袋式除尘器。但是电除尘器的使用范围还是较大,袋式除尘器约占30%市场。截至目前发达国家均已基本走完了用袋式除尘器取代或改造静电除尘器及其他种类除尘器的过程。 
  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成功研发了第一台脉冲袋式除尘器,开始了袋式除尘器发展之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袋式除尘器开始应用于火电燃煤电厂,由于当时环保对火电厂烟气排放没有要求,加上袋式除尘器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且对袋式除尘器的认识及运行经验不足,相继出现了“糊袋”、“烧袋”、“清灰不灵”、“漏袋”等故障,导致袋式除尘器发展出现了停滞。国内90年代后基本上不再有电厂使用袋式除尘器作为除尘设备,严重阻碍了大型脉冲袋式除尘器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直至近十年大型脉冲袋式除尘器重新才开始发展起来,正是由于袋式除尘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过滤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袋式除尘器在控制工业烟尘排放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是美日等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袋式除尘器。1962年日本首先研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生产。同时美国Carter-Day公司也相继推出了RJ、RF两个系列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随后美国Poumtail公司推出PN系列回转反吹圆袋式除尘器。 
  我国于1975年立项开发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并于1979年完成回转反吹圆袋式除尘器系列化设计,现有LDB、ZC、FD、LMF等十多个系列。反吹机制与此同时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一是采用渐进式定位喷吹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定速回转机构实现动态清灰的束缚。通过借助专门设计的渐进定位喷吹机构可以在传统的多级蜗轮前置槽轮拨动定位结构。这样的处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内外圈滤袋清灰不匀的问题。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Theme By 爱墙纸

冀公网安备 13092902000224号

冀ICP备15006664号-2